--宣医科普--
预防呼吸系统
常见疾病发生
从生活细节做起
呼吸作为生命的基本活动之一,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过程。呼吸系统,作为这一过程的载体,其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命质量。然而,在日常生活中,由于环境污染、不良生活习惯、免疫力下降等多种因素,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感冒、流感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等时有发生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。
保持室内空气清新
定期通风换气。室内空气质量对呼吸系统健康至关重要。定期开窗通风,可以有效排除室内污浊空气,引入新鲜空气,减少细菌、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。建议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
使用空气净化器。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或季节,使用高效空气净化器可以进一步净化室内空气,去除PM2.5、甲醛等有害物质,保护呼吸系统不受侵害。
避免吸烟环境。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。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入二手烟,都会严重损害呼吸道黏膜,增加患病风险。因此,应坚决戒烟,并尽量避免进入吸烟场所。
增强个人免疫力
均衡饮食、均衡营养。均衡的饮食是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基础。确保日常饮食中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充足摄入。蛋白质是构成免疫细胞的基本物质,鱼类、瘦肉、豆制品都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;维生素C和维生素E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,能帮助抵抗自由基对呼吸道的损害,新鲜蔬果如柑橘、草莓、坚果等富含这些维生素;锌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,海鲜、红肉和全谷物是锌的良好来源。避免刺激性食物:辛辣、油腻、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可能刺激呼吸道,引发咳嗽或加重哮喘症状。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,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,有利于呼吸系统的健康。
适量运动。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体质,提高免疫力。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,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肺部更好地排除毒素。
充足睡眠。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至关重要。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到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有助于身体修复,增强抵抗力。
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
正确洗手。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。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,特别是在触摸公共物品、饭前便后及咳嗽、打喷嚏后,务必彻底清洁双手。
佩戴口罩。在人群密集或疫情高发期,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病毒和细菌的传播。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,并确保佩戴方法正确,及时更换。
咳嗽礼仪。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肘部遮挡,防止飞沫传播疾病。使用后的纸巾应立即丢弃并洗手,避免病毒残留。
避免环境刺激因素
减少化学物质暴露。家庭清洁剂、油漆、杀虫剂等化学物质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可刺激呼吸道,引发过敏反应或炎症。使用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,尽量选择环保型产品,并保持良好通风。
控制室内湿度。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(一般建议保持在40%到60%)有助于减少尘螨、霉菌等过敏原的生长,维护呼吸道健康。可使用加湿器或除湿机调节湿度,但需注意定期清洁设备,避免细菌滋生。
远离过敏原。对于已知过敏原,如花粉、宠物毛发、尘螨等,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接触,如定期清洁家居、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床品防螨罩等。
定期体检与疫苗接种
定期体检。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,特别是对于有吸烟史、家族遗传史或长期暴露于职业危害因素的人群,能够及早发现潜在问题,及时治疗。
疫苗接种。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这些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。特别是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,应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接种,提高保护力。
总之,预防呼吸系统常见疾病,需要从生活的点滴做起,通过改善室内环境、增强个人免疫力、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、避免环境刺激因素以及定期体检与疫苗接种等多方面综合施策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,实则构筑起保护我们呼吸系统健康的坚固防线。
原文刊载于《人口健康报》